紫砂壶碎了别急着扔试试锔壶修复
2024-11-12如果你的珍爱紫砂壶不慎破碎,先别急着丢弃,因为它有可能通过锔壶这项古老的手工艺获得新生。 锔壶,是一项专门针对紫砂壶等陶瓷器进行修复或复原的手艺,虽然在现代已较为罕见,但其历史可追溯至宋朝。通过找碴对缝、定位点记、打孔、锔钉、补漏等一......
如果你的珍爱紫砂壶不慎破碎,先别急着丢弃,因为它有可能通过锔壶这项古老的手工艺获得新生。 锔壶,是一项专门针对紫砂壶等陶瓷器进行修复或复原的手艺,虽然在现代已较为罕见,但其历史可追溯至宋朝。通过找碴对缝、定位点记、打孔、锔钉、补漏等一......
紫砂器的锡、金、银、铜包覆装饰,作为紫砂艺术中的一项传统装饰技法,历史悠久且独具特色。 其中,包锡工艺,人们习惯称之为“砂胎包锡”。这一技艺在清代中期的嘉道年间,由朱坚(石梅)所擅长。常见的表现形式有壶体全面包覆锡,或在壶体包锡的同时......
2020年6月5日,中国紫砂壶艺术界的一代巨匠许四海因病离世,享年74岁。他生前曾言:“我乃茶人,毕生所求,唯茶一字。”许四海不仅是一位杰出的紫砂陶艺家,更是一位慷慨的收藏家,他曾向各地政府及博物馆捐赠多件国宝级藏品,其中最为人称道的......
原矿紫砂富含铁质,这一点是大家公认并无可置疑的。在紫砂进窑烧制时候,其实就是一系列的反应。 紫砂之所以呈现为红色的一部分,是因为富含铁离子,那么在烧制的时候,只有壶的表面可以和空气接触,所以才会起氧化反应,铁质被氧化成三氧化二铁,呈现......
在中国悠久的陶瓷历史长河中,美化陶器的技艺早在新石器时代便已萌芽。那时,先民们巧妙地运用压印、拍印和刻画等手法,为陶器增添了一份份独特的韵味。绳纹,这一经典的装饰图案,便是通过绳子在湿润的坯体上压印而成的,而其他各式各样的压印图案,则......
在紫砂成型的过程当中总有一些专业性的话语是大家所无法理解的,而每一步在制壶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亦有所不同,像是推墙刮底、推半墙、明针这些,还有在炼泥过程中出现的说法,像陈腐等,每一个步骤都是关键,其中要说到的是“明针”。 “明针”是宜兴......
2024年10月26日,由中央美术学院主办,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承办的“雕塑大系——中央美术学院雕塑学科90年”展览开幕。此次展览系统梳理和回顾从1934年至今90年中央美术学院雕塑专业不断发展完善、从扎实迈向多元、......
中国国家博物馆 2024年著名雕塑家徐晓虹于1988年创作的《铁肩担道义一一李大钊像》和2024年新作《铁血丹心一一抗美援朝战争中的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部队将士群雕)二件雕塑作品经中国国家博物馆严格审定,决定收藏徐晓虹的这二件雕塑力作。......
黄静,助理工艺美术师 ,紫砂名家 吴界明,自小耳闻目染与紫砂 结下不懈之缘,对紫砂有着浓厚的兴趣。她坚持以古法制壶,用料精挑细选,作品精益求精,所制作品的拿捏相当娴熟。以光素器 型为重的她作品深受广大壶友的喜爱...
黄霁峰,工艺美术师 ,青年陶艺家 。江苏省工艺美术学会会员 出生于陶艺世家,自幼深受艺术氛围的 熏陶耳闻目染,对紫砂艺术产生了浓厚 的兴趣到沉醉与执着。后随高级工艺美术 师蒋彦学习紫砂文化与制壶技艺。 作品制作手法全面,线条流畅,别......
黃彭年(1823-1889)一作(1823-1890)字子寿,贵州贵筑(今贵阳)人。清代道光二十七年(1847)进士,官江苏 布政使,一说为湖北布政使。生平以整饬风纪,扶植士类为己任,尝掌教保定莲池书院,成就大众。父辅辰,亦道光进士,......
鲁文琴,女,高级工艺美术师 。1964年12月生,1982年进紫砂工艺厂,师从著名工艺美术大师吕尧臣 和著名高级工艺美术大师 谢曼伦。现今在宜兴紫砂工艺厂 紫陶轩文琴壶艺创作室专业从事紫砂茗壶的造型设计和制作。 1992年进中央工艺美......
魏柏柯,1968年出生蜀山南街,国家级工艺美术师 ,江苏省工艺美术学会会员 。就读于江苏商业管理干部学院(工艺美术设计专业)。1990年跟随父亲学习紫砂艺术,凭着自身对设计艺术的天赋和对紫砂艺术的执着追求,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有自我的......
高永杰,山长期从事紫砂 业的人应该都认识他。其壶韵古拙素朴,直追明式遗风,别有文脉传承!看似粗糙的做工背后是对传统的追求和探思,自然表达中透露出无限的古朴气质。常不落款或托明清高手款,但风骨气度一眼即可辨识,为玩家追捧...
高建强1962年生,大专文化,紫砂陶艺家 。85年涉艺,90年代初与夫人徐美萍创立“寅辰陶庐”壶艺工作室,先后设计制作数十件紫砂作品,承传统、重砂料、朴素自然,作品深受藏家珍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