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艺术资讯 - 以书法艺术之美激活文化生命力

以书法艺术之美激活文化生命力

2024-10-21 艺术资讯 0

1980年在沈阳举办的全国第一届书法篆刻展览拉开了书法国展的序幕,开启了当代书法发展的新篇章。44年来,四年一届的全国书法篆刻展览,成为引领书法审美和价值认同、凝聚广大书家向心力、集中展现当代书法艺术精品的重要平台。可以说,每一届书法国展都呈现了那一段时期书法、篆刻创作的艺术风貌和整体水平,记录着书法工作者孜孜不倦地探索和实践。

古今和鸣

纵览当代书法篆刻全貌

如何在新时代推动书法事业实现新发展、开创新局面、展现新作为,让古老的书法艺术在当代传承有序、发扬光大?今年如约而至的全国第十三届书法篆刻展览,在组织模式、评审方式、展览形式上均作了一定的改革和创新,学术引领、创作导向等方面也更加充实完善。展览按书体分别在山西(行书和草书)、浙江(篆书、篆刻)、河南(隶书和楷书)三个展区展出,最终从三个展区约1000件作品中选取优秀作品275件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展出,如实呈现了当前书法创作发展的趋势。

中国书协分党组、驻会李昕介绍,全国第十三届书法篆刻展览着力推进“做人的工作”和“推动书法创作”深度贯通,把工作平台搭建给团体会员,把创作舞台提供给基层书家。复评阶段中国书协会员作品入围8350件,较上届增加10%。依托“结对子·共发展”等机制,各团体会员呈现出良好的创作态势。新文艺群体、高校书法专业学生入展比例提高。港澳台与海外华人书家创作成绩亮眼,共有11件作品入展,进一步激励书法工作者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推动书法走向世界。

中国书协主席孙晓云表示:“从入展作品综合来看,植根传统成为主流,守正出新成为共识,作者更加注重艺术本体的表现,强化回归自然书写,风格面貌丰富多元,取法范围拓展外延,笔墨功力普遍提高,过度形式制作明显减少。当然,我们既要看到成绩又要直面问题。国展展示的是阶段性成果而不是长期发展的成就总和,体现的是当前书法创作的相对高度而不是绝对高度,要辩证看待国展,客观对照现实、理性面对问题。”

与地方书法历史文化相互碰撞、相互辉映无疑是本届国展的一大亮点。如山西书协通过溯源探脉,分别推出“真山正源——傅山书法艺术展”“魏碑溯源——平城时期魏碑书法艺术展”“盟书墨源——侯马盟书文字艺术展”3场特展,以全新视角解读傅山的艺术与人生、首次全面研究展示北魏平城时期的百余件魏碑书法遗存、对春秋时期的手写体晋国文字进行笔法字法章法的系统剖析,力求在历史溯源中实现学术突破。浙江书协进一步挖掘书法圣地兰亭的丰厚资源,让本届国展的篆书篆刻刻字展区与第四十届兰亭书法节同时开幕,提升了书法节的影响力,擦亮浙江书法“金名片”。在绍兴博物馆举办的特展“大匠运斤——浙江近现代篆书篆刻名家作品展”,系统梳理浙江近现代篆书篆刻各臻其美的脉络、风格林立的格局,让观众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篆书与篆刻的交融和“一体化”创作态势。河南书协则以河南书法文物资源勾勒演示文字变化过程,用科技建模手段实现“汉三阙”模拟实物场景再现,给《龙门二十品》配以精美的题跋,以千唐志斋馆藏墓志精粹直观展现唐宋书法审美脉络,聚焦经典,内化出新,让观众在充满代入感的书法场景中感受历史文脉与时代传承。

“围绕地域书法文化特色,激活用好地方‘原生态’文博资源,横向集结展示当代书法创作面貌,同时从纵深维度推出‘学术主题特展’及学术活动,使经典作品与时代光芒相互辉映,能够带领观众更好地纵览当代书法篆刻全貌。此外,三个展区展出使展览的传播更加广泛。在上下联动中,使团体会员单位增强了对全国书法创作态势的宏观认识,从而提升了国展的创作质量。”全国第十三届书法篆刻展览审议委员会副主任李刚田说。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篆书) 王光伟


溯源梳理

在动态考量中融合创新

从本届国展七大类别评审召集人对展览各书体创作进行的解读可以看到:目前篆书作品呈现出甲骨、金文、简帛、汉篆、清篆几个突出板块,其中金文、清代篆书数量之大尤为明显。就整体书风而言,再现传统模式的作品居多,跟随时风现象较过去有所减少;隶书入展作品,追求雅正书风和正大气象,于碑刻、摩崖、简牍和清隶等皆有涉猎,有不同的取舍和审美追求;楷书入展作品进一步向着传统回归,大楷能得刚健,取碑派之苍茫气象;小楷能作张弛,重笔墨之活泼精神;中楷创作增多,用笔有法度、谋篇出性情;行书作品中二王书风、宋人书风和明清书风比重较大,颜真卿、赵孟頫、欧阳询等人的书风也占有一定比例,同时小字笔法细腻,以帖为宗,大字气势夺人,主要以碑入书,碑帖互参,优势互补;草书创作风格形式多样,技术能力与表现较之以往有新的提高,有更多的作者对何为书法的传统及技道双进理念有了正确的认知和理解;篆刻作品质量普遍较高,表现领域和认识范围在逐渐加宽。印屏制作考究,色彩协调,印蜕、边款、封泥、题字相得益彰;刻字作品更是将综合材料创作首次纳入国展,出现了陶瓷、紫砂、砖刻、金属、石刻等,给广大刻字作者提供了更多的创作空间和灵感。

综观入展的各书体作品,各具特色,多元共存,刻意跟风模仿、风格同质化的作品明显减少,总体取法更加入古,对传统的理解和学习更具主动意识,对传统经典的挖掘吸收更为自觉理性,进入“溯源梳理”的学理思考。在全国第十三届书法篆刻展学术·媒体观察员、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谢小青看来,本届国展作品新样貌的探索步履与原有样貌上的精细深耕,与近年来大量新出土的文字资料有关。2023年中国书协在中国美术馆举办“承续:新中国新发现书法主题大展”,将新中国新发现的殷商至唐书迹集中展示,同时每组包括古代书迹、解题、题跋、临写、创作五件展品,将古代书法经典与当代书法创作相结合。该展引发了当代书坛对于新出土文献书法价值和意义的思考。

“随着所见新出土文字资料日益增多,我们在接触新材料的同时,也见识到与前代不同的艺术造型,更发觉了与前代不同的感受方式与创作运用。对于新的文字资料,考见其风格传承,梳理其源流脉络,极大地拓展了对当代书法表现的文献研究与创作实践。”谢小青还谈到,从本届国展可以体会到创作者在书法史动态考量中的纵深思考。如有些作品可以放入隶书,也可以放入篆书或楷书,体现作者对于字体融合演进的独特视角。再如楷书作品中占到较多数的小字面貌,和以往集中在钟繇、文徵明、王宠等书家上不同,取法更加开阔而且加强了对于南北朝等过渡时期字体书体的关注,抓住楷法、隶势、篆意共融一体又能相互生发的书写特点,故而创作者在创作中可以伸展的触角也就更加灵活,投射出创作者对于传统发展的动态理解与融合能力。

自作诗《即墨印象》《临朐抒怀》 (隶书) 王文博



艺文兼备

在自然书写中表现形式美

当然,创作上的多元包容并不意味着在形式上或选字、用字中猎奇求异,“在历代流传的众多字形中,选怪异而不常见的字用,再加上随心所欲的夸张变形、增损易位的变化,其中篆刻、篆书、隶书中表现尤甚。一些作者古文字知识贫乏,犯了‘因无知而无畏’低级错误。”李刚田认为,对于具体文字的正误判断要慎重。书法创作用字既要尊重文字的规律,保持文字的正确性、可识性,又要以表现书法美为要。对于文本审读、文字审读,总的原则是既要判明正确、决定取舍,又要柔性操作,把握好一个“度”,既不能因艺而伤文,又不能因文而损艺,作品艺文兼备、相辅相成,在文与艺的相互支撑、相互兼容中追求内容与形式的高度完美。

“展览时代”的书法创作,对作品形式的重视是必然的,一方面要有较强的形式意识,对形式美理性的追求是当代创作不可缺少的,另一方面要在自然书写中表现书法内在的韵律节奏与外在的形式美。对这二者的把握,体现着创作者的思想深度与对技巧驾驭的能力。在本届国展征稿启事中就写道:“倡导关注艺术本体、强化自然书写,提升创作质量。反对过分拼贴、包装、设计、做旧等形式制作。”

李刚田表示,启事对创作者有着明确的导向作用。从整体上看,本届国展的作品没有过分装饰的所谓“展览体”,也没有过于追求表现性与时代感。书法创作在多年的探索、扬弃、积淀中推进,作者对过分形式化的问题已有了理性的认识,形式设计性隐蔽在作品的背后,而不是在前台表演,普遍重视在自然书写中表现形式美。如果把自然书写看作是文人书斋中书法的重要特征,那么形式表现是当下展览书法的必须,二者的兼容,可以说是古与今的兼容,是书法创作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探索发展的结果。“当代书法创作在深入传统的基础上,应与时代同频共振。但也不必刻意追求所谓的‘时代感’,‘展览时代’的书法与‘书斋时代’的书法自然会发生深刻的新变,每个人自觉或不自觉地都处在这个时代的模铸之中,与这个时代同频共振既是主观的追求,又在客观规律的规定性之中。时代对书法创作的影响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力,书法中的时代感,是书法家笔下的自然流露,是水到渠成的结果。刻意追求所谓的‘时代感’,反而失去书法创作中的本真与自然。”李刚田说。

精心“评”、强化“展”、突出“览”。全国第十三届书法篆刻展览带着“问题意识”深入剖析了当代书法发展的“时代性”以及面临的挑战,对于引导大众审美、探索书法发展做出理性思考。置身历史与时代的维度中,追溯书法正脉本源、转化融合传统审美、书写时代正大气象,如何真正做到守正创新、与古为新?显然,不是重复古人,更不是稀释古人,而是要在此基础上的超越。“站在这新起点新征程上,希望书法工作者以此次展览为契机,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赓续中华根脉,展现民族风骨,攀登艺术高峰,以精良的笔墨潜心入纸,以饱满的热情投身时代,努力在时代长卷中留下浓重绚丽的一笔,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繁荣发展贡献书法人的时代求解。”孙晓云说。

韦庄《酬吴秀才霅川相送》 (草书) 丁乐平


道之文(刻字) 董忍忍


文徵明尺牍数则 局部(楷书) 郑楷聪


查士标诗六首 局部(行书) 丁小丽


永清朱迹(篆刻) 刘永清


标签: 艺术是什么意思书画频道是多少频道如何收看书画频道欧体艺术作品欣赏图片网上艺术展览

上一篇:中国美院教授西泠印社名誉社长刘江离世

下一篇:共筑和平2024奥林匹克美术大会在巴黎隆重开幕

相关推荐
推荐资讯
热门文章